找到相关内容410篇,用时2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文化特性论探(下)

    藏文化表现了上述两种类型文化的消极方面,使藏族的民族精神受到了双重压力:一是宗教思想的压力,二是宗法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压力。“因而压抑乃至扼杀了藏民族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其结果是使藏族社会的封建...精神的社会性象征。“社会性象征是优秀作品与欣赏者联系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优秀作品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与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读者获得沟通……”。  值得指出的是,藏族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在藏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3659067.html
  • 辉煌灿烂的敦煌艺术

    民族精神民族形式,这就是民族风格。敦煌艺术民族风格有三大特点:  一、继承了想象与现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即以现实的形象,表现想象的神灵和虚幻的境界,合宗教想象和艺术想象于一体,而想象和幻想则是敦煌...的民族艺术瑰宝,都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稀世之珍,不愧为我国的民族艺术珍宝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明珠。  (二)  从反映现实生活而言,敦煌艺术和世俗艺术一样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从壁画和绢画中可以...

    段文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060328.html
  •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自序

    组成部分,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民族新文化,理应对中国佛教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认真地加以发掘、继承和发扬光大。本书希望在这方面尽一点责任,作一点努力。  中国佛教文化的涵盖面几乎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伦理、文学、史学、艺术、教育乃至民风民俗等社会文化的一切领域,内容丰富,形式多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铸就,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761378.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

    及其为朝野名士、方外高僧所敬仰崇钦之梗概。   四、思想背景   自唐韩愈之后,辟佛之论不一而足。其时,儒家思想蓬勃兴发,绵延不绝,及至宋,契丹、女真等北方民族已大肆入侵中土,然值此异族扰攘、险象环生之际,深具民族精神与忧患意识之宋儒,乃承退之之言,高扬排外心理,因以促成尊儒抑佛之思想。宋初,排佛之儒者主要有孙复、石介、欧阳修、李觏、张载、程颢、程颐等人,兹略述其排佛之思想。孙复(992-...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
  • 论杨文会振兴中国近代佛教

    的废墟中感到了刻印佛经流通、弘法利生的需要,从与外国人的接触和到欧洲的考察中,他体察到了振兴中国佛教,发扬民族精神自尊自强的迫切性。立足于中国佛教的振兴,而具备世界的眼光,敢于接受改革佛教的新思想,...利生的决心。当他于1878年去英国时,他了解到欧洲和日本的佛教研究之先进状况。假定他感受到了民族自尊心的刺痛,这可以说是一种合理的推测。难道说中国甚至在其自己的经典研究方面,也大大落后于人了吗?这或许...

    张 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161500.html
  • 从敦煌看佛教的社会化

    历史与社会的记录,[6]佛窟中全面反映了她创建时代的社会面貌,记录了人们和各种社会活动,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敦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背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集中地反映了佛教社会化的变革...中国人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和改造。 佛窟中通过佛教的尊神及各类人物中国风貌,佛教建筑及人物服饰各方面的中国形式等,表现中国人的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比如所表现的中国孝道,与佛经本意有所不符;又如敦煌石窟艺术...

    马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0461891.html
  • 北少林寺考

    的武德、民风,延续了民族精神。目前商氏北少林武术已经传到第六代,第七代,北少林武术得到蓟县人民、政府的关爱,蓟县北少林武术的传人曾多次参加天津市及地方上的武术比赛及表演,商家子女有多人到体育学院学习,...也是在八旗营中、宫廷表演中。汉族的武术即便是拳脚,也不行。尽管戚继光在明代,当时作为军事领袖已经清醒认识到“拳脚无寓于大战之敌”,习练也往往犯禁,少林武术背负民族复兴希望,得隙传播,并在后来特别突出的...

    邵世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1062751.html
  •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方面,应当和能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我国宗教,特别是传统宗教包含着许多促进人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其关爱生命、自然、社会、人心、道德等内核,能够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提供丰富的文化和道德资源。  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佛教信众也是中国公民,也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在平等...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1765503.html
  • 谈文学中的诗与禅理

    以各各的文学反映各各的民族精神, 以及政治社会等等。但这以一国族为单位,是狭义的文学:佛教是平等普遍没有种族阶级性的观念,广义的应该是以整个人类舞台的人间为单位而落墨,象征全个人间的苦闷。虽然,...利用文学有些人不会利用文学罢了。原始游牧时代茹毛饮血的初民,所以野蛮,就因他们不会利用文学宋表出他们所欲言的一切,沟通他们的思想;在知识发达的社会里,人类的精神与物质所以文明,就因其善能利用文学,交换...

    竺摩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1765905.html
  • 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

    成为“诗的王国”,与其说是出于所谓的“思无邪”这一无邪之思念,不如说是惟有在诗中才能找到其民族精神的终极性寄托,不如说是惟有诗意的生活才能成其为神圣的生活,不如说是惟有诗人才在带给我们生命感动的同时,在...”。   因此,生命所面对的共同的处身情景、共同的“大哉问”,意味着宗教追求乃不囿于民族和地域的疆界而成为人类的普世性的追求:不仅西方民族命中注定衣被着耶和华的光辉,而且中华民族亦同样如《诗经》所云,...

    张再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3666213.html